对大家来说,最大的影响就是买房和企业融资成本实打实地降低了。因为贷款利率都是以LPR为基点的垂直电梯工作原理。
以北京的✅首套房贷来说,计算方法就是5年期LPR减去45BP,所以这次下调㊣后,北京的首套房贷利率已经降到了3.15%了。
利率越来越低,把钱存在银行,财富会不断缩水。很多人认为利率降了,无非就是利息少点,其实更严重的是你实际购买力的萎缩。
举个✅例子,假设现在存款利率是✅㊣1%,通胀是㊣3%,那么把钱存㊣在银行,每年的实际利率就是负2%。存1万块钱,过10年后只剩下8100多块了,50年以后仅剩3641块。
美国学者霍尔和西勒在其著作《利率史》上✅曾表达,自人类社会有记录的4000年以来,以100年为一个周期循环,除去战争和动乱的影响。
到了唐代电动机物理原理,从吐㊣鲁番出土的文物,可以看到那会儿的借贷契约中,月息也高达15分,甚至是20分;月息也就是20%,换算成年化就是九倍左右。
因为利息是资本的风险溢价,我们借钱给其他人,是因为我们承担了借款人投资的风险和资金的机会成本。
举个例子解释,张三借钱给李四一万块钱,李四用这一万块钱做生意能够产出一万二的价值,这多出来的两千块钱就是资本的边际产出,所以利息也是资本边际产出的附属产物。
按照这个逻辑,我们也能推理出,经济社会的生产能力越强,利息就会越高。一种经济模式能用一万资本变成两万的产出,而另一种模式借出去一万只能产出一万二。
这一点在宏观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中也有体现,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来说,随着资本K的不断投入,产能增速不断向阈值靠近。
想解决问题,只有一个办法,就是将生产㊣曲线向上平移。直白讲,就是让投入的生产资料不变,但产量越来越高,也就是效率越来越㊣高。就像这张图描绘的一样。
只有通过科技的不断进步,才能让人类工✅作的效率一直提升。比如,第一次工业革命,开创了机器代替人力的时代。
这听起来当然有些反直觉,很多粉丝会说,现在㊣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、新能源汽车这些高科技产品进步不是很快吗?
更让你想不到的是,早在1880年,著名发明家㊣爱迪生就成功研制出了三款时速超过40公里每小时的电动车,其中一辆更是直接从苏格兰一口气开到了伦敦。
144年前,爱迪生造的电动汽车续航就超过了273公里。很多车企现在造的车恐怕续航都拼不过爱迪生当年的原型车吧。
这也是目前全球主流经济体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面临的难题。以美国来说,从30年㊣代以来,GDP增速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。
而对于那些没有科技支撑的经济体来说,想要找到新的革命性增长点,就更难了。反映到货币市场就是,社会平均资本收益的降低。
因为即便借✅钱去投资也没有更高的回报,所以对货币的需求自然越来越低了。而ZF为了保证就业和通胀,又不得不继✅续加大货币的供给。
一方面是对货币需求的萎缩,另一方面是供给的持续加大,作为✅货币价格的利率就只能一路走低了,图中当货币需求萎缩的同时,货币供给持续增加的时候,社会利率会从较高水平的R1降低至低水平的R2。
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,也可以在每个交易日14:30关注《天下财经》网络直播“决战2:30”可以更深入的跟老宋交流。